最早提出“守静”话题的,是先秦时期的老子。这位古代哲人,十分重视清静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人生修养中的作用,劝说世人要“致虚”“守静”。《老子》一书中的“我好静,而民自正;……我无欲,而民自朴”和“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”的意思是说,统治者若能保持空明、清静的心态,不被贪欲和诈智所激扰,人民就会自然淳朴,社会才能走向安定。老子的这个主张,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尔虞我诈、争权夺利,致使战事频仍、民不聊生的状况而发。这些话,在当时究竟能对热衷于征战杀伐的统治者们起到多大的警策作用,已无从考究,但对今天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,却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。
人皆有欲望,包括生存的欲望、享乐的欲望和发展的欲望等等。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,其动力主要来自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、精神需要的欲望和追求。这些欲望,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,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。不损害自身、他人、集体和国家的利益,就都是积极、正常、合理的。我们对于人的各种欲望,应当有清醒的认识,既要肯定和支持其积极、正常、合理的内容,又要否定和节制那些消极、反常、不合理的部分。换言之,对于欲望,要有度。过度的欲望,就是贪欲。为了实现贪欲的那些想法、点子,就是诈智。老子提出的“致虚”“守静”,其主旨和积极意义就在于要求人们戒除贪欲和诈智,清心寡欲。这是人生修养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今日,我重提“守静”,并不是要人们避开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,做到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,追求“隐逸”,消极避世、无所作为;而是要面对现实,淡泊个人名利,排除私心杂念,为了公司的利益去积极地抗争、劳动、工作,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真、善、美,反对假、恶、丑。唯物辩证法认为,静和动是相互依存的,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。我们在火热的斗争和生活中要有冷静的思考,在繁忙的工作中要静下心来认真读点书,在无止境的欲望中有节制,有所为有所不为,把握好度。冷静的思考,是为了更好地投入火热的斗争和生活;认真地读书,是为了提高工作质量;节制不合理的欲望,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合理的欲望。动中持静,静为了动,这就是我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应有的守静观。
戒贪戒诈,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,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。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尚且深谙“静以修身”“淡泊明志”“宁静致远”的道理,并且身体力行。我们在面对社会里的物欲横流,该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,耿介拔俗,甘于淡泊,出淤泥而不染?在面对人生的各种遭遇,如何保持平常人的心态,做到宠辱不惊、去留无意?这些课题,时刻都在考验着我们。